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在江南小城常熟,若想探尋最具當地特色的味道,一碗熱騰騰的炒澆麵,是再地道不過的選擇,這道麵食已在當地流傳千年,不僅是當地民眾餐桌上的日常,也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麵中之王」。

常熟街頭的虞香麵館是當地人的愛店,走進店內牆上菜單密密麻麻,都是「澆頭的學問」,點上一碗「金牌虾爆鳝」,主廚拿起鐵鏟迅速翻炒,幾分鐘後盛起蓋在剛出鍋的麵條上,鮮美的湯汁瞬間浸潤其中,一時間香氣四溢,鮮香的湯汁隨即浸潤麵條,湯香與炒料香交織,一口下去,麵條吸飽湯汁與澆頭完美融合,帶來層層遞進的味覺享受。

炒澆麵的迷人之處,在於現點現炒的澆頭與湯底的完美融合,其湯底講究,以豬骨、雞架、甚至鱔魚骨長時間熬製,加上老鹵調味,形成香氣濃郁的紅湯或清澈的白湯,並可依據個人喜好搭配各種澆頭。一碗正宗的常熟炒澆麵,澆頭選擇多達30種以上,從蝦仁、鱔絲、鱔背、魚排、肥腸、大排、雪菜黃魚,到當地人最愛的蕈油澆頭,葷素兼具,搭配隨心,不少饕客點上兩三種混搭,保證連吃一個月也不會膩。

點餐時,內行人往往會使用「本地暗語」下單,如乾拌(沒湯)、寬湯(湯多點)、緊湯(湯少點),湯麵(正常);過橋(澆頭單放);免青(不要蔥)、重青(蔥蒜多點)、全免(蔥薑蒜洋蔥都不要);硬麵(麵硬一點)、輕麵(麵少一點)、重麵(麵多點),方便品嚐又不浪費。
這一碗不只是一道麵,更是常熟人心中的家鄉記憶,從早餐的第一碗面開始,到外地遊子歸鄉的首選餐點,炒澆麵不只是味蕾的慰藉,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