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世界忙著找經貿隊友,台灣剩空想?

近日習近平走訪東南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鞏固東亞地盤的企圖心溢於言表。圖為習近平會晤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路透)

美國漸次展開與各經濟體的關稅談判,可能透過談判要求貿易夥伴連袂對抗中國大陸;相對的,中國大陸亦表態要求貿易夥伴不要損及大陸,否則也將祭出反制。世界各經濟體夾在兩強之間左右為難,但也合縱連橫,尋求強化彼此合作關係以降低貿易大戰的衝擊。世界各經濟體都在忙著找隊友,但賴政府似乎只寄希望於美國,喊出的「脫中入北」更只是流於空泛的口號。

且不論川普這把關稅大刀會讓美國本身受創多重,光是從四月二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之後,中國大陸、歐盟、日本等大型經濟體的反應,即可嗅到硝煙味,全球金融市場更有如驚弓之鳥。儘管局勢詭譎動盪,但各經濟體卻也動作頻頻,試圖幫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件與地位。

以中國大陸而言,繼三月下旬相繼和日本、南韓舉行外長會議、經貿部長會議,確認加速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之後,近日習近平走訪東南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習近平此行主打反濫徵關稅、強化區域內合作,加上中國大陸、東協十國、日本、南韓本來就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加持,習近平鞏固東亞地盤的企圖心溢於言表。

再以歐盟而言,儘管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日前在白宮與川普會面,表示對兩國達成貿易協議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歐盟領導人卻口徑一致強調歐洲團結,更何況川普還屢次拒絕接見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特使。面對川普來勢洶洶,儘管歐盟仍與美國談判,但范德萊恩也強調,如果談判失敗,擬以課稅手段抵制美國大型科技公司。

另一方面,歐盟的經濟外交也把眼光放到中國大陸,考慮降低大陸電動車進入歐盟市場門檻,此一手段則恐對美國的特斯拉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今年三月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訪問大陸之後,歐盟和大陸已成立若干經濟工作小組,洽商議題包括電動車供應鏈、農產品市場准入等敏感議題。再者,歐盟與中國大陸高峰會,預計今年七月在北京舉行。這些訊息都顯示,歐盟、中國大陸試圖強化雙方經貿連結。

日本也是美國的長期盟友,但日本首相石破茂對美國提出「最嚴厲警告」;儘管美日已進行談判,甚至川普還說取得重大進展,但石破茂卻說未來談判「不會輕鬆」,尤其是汽車、農產品、匯率等敏感議題還擺在前面。更何況,川普列出貿易夥伴八大「作弊手段」,點名日本對美國汽車實施防護性技術標準,日本恐遭逢更大的壓力。東協雖對美國隱忍未祭出報復,但痛批對等關稅,而且談判前景亦恐多艱。質言之,在對等關稅壓力之下,RCEP的連結可能更為強烈。

就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忙著找隊友之際,賴政府對外經貿的眼光幾乎只望向美國;尤其是,民進黨執政將近九年,別說有中國大陸參與的RCEP,連「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都不得其門而入。這更令人質疑,與台灣最切身相關的這兩大FTA,台灣都可望而不可及,還遑論要推動一個語焉不詳的「脫中入北」?

長期以來台灣經貿都面臨邊緣化危機,但屢屢都能化險為夷,WTO是一頂極為重要的保護罩;如今WTO規範面臨崩解,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一方面與美國周旋,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尋求與其他經濟體強化合作關係,但台灣卻只剩抱緊美國一招,此次邊緣化危機恐尤勝於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