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蔡先生是口腔癌病人,接受左臉腫瘤廣泛性切除與淋巴清除術,並取大腿皮瓣修復臉頰,接受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後,致口乾無唾液吃固體食物很難吞嚥,只能喝流質補給體力,胃口不佳、夜尿頻仍。求助中醫輔助治療,經3週中藥合併針灸治療後,逐漸產生口水,吞嚥能力進步,胃口漸好,夜尿也明顯改善好眠。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晉嘉說,放射線治療殺癌過程,可能因照射位置產生各種不適,除了殺死癌細胞外,也常常造成局部正常組織的損傷。頭頸部癌症因照射的部位解剖學的結構較為密集,包含口腔、咽喉、頭頸部肌肉、唾液腺、黏膜、以及舌部和味覺神經等,皆可能受到損傷,頭頸癌使用的放射線劑量也常較其他癌症重,劑量持續累積,症狀也逐漸加重。
他說,口腔癌放射線照射後最常見症狀為口腔粘膜炎,幾乎所有病人都會發生,約8成以上患者會出現「口乾」,且常在療程中段時開始而逐漸加重。口乾的原因多因放射線破壞口腔黏膜以及唾液腺,導致口水分泌量減少;常伴隨出現口破、黏痰、半夜頻繁因口乾起身、味覺改變、照射部位肌肉緊繃不適、甚至吞嚥困難情形。
許晉嘉說,針對放射線治療後口乾,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多為支持性照護,包含使用漱口水、嚼口香糖、並衛教少量頻繁飲水等,部分病人會使用促進唾液腺分泌的口服藥物,然仍有許多病人症狀仍無緩解或緩解有限,進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利用針灸合併中藥,解除口乾舌燥問題,例如案例蔡先生是較少見的「氣虛合併陽虛」的類型,在使用相關處方與針灸達到緩解;中西合療有助過程能夠更加順利、減輕不適,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與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