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楠西小旅行 體驗在地人文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長期參與「地方文史」導覽活動的現職中小學教師與退休教師,廿六日走訪楠西客家庄聚落,透過深度文化體驗,探索地方特色、認識客家人文,未來可用在編寫教案,讓教育與旅行也有深刻對話。

台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在楠西推動的「台南原鄉客家聚落青年駐地工作站」計畫,廿六日工作站舉辦「楠西再生─關懷小旅行」,邀集現職中小學教師與退休教師,到楠西小旅行,走訪客家聚落、吃在地水果入菜的餐點,體驗楠西人文、歷史和產業的魅力。

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此次讓教師們走訪江家古厝、果農之家、梅嶺食品中心等在地據點。參與的教師在導覽解說人員的解說下,感受楠西聚落的文化脈絡與創生成果,更實地見證青農返鄉、產業轉型與友善農業等永續實踐案例。

許多教師表示,楠西的地方故事極具教材價值,無論是梅子加工、果農契作、還是古厝建築的永續運用,都能回應現今課綱強調的跨領域學習與在地連結,未來將嘗試轉化為教學內容,或推薦學生與家長實地探訪。

承辦此活動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創系老師楊雅玲表示,讓教學者與學習者在旅途中互動、觀察與激盪,產生更多對於課程設計與教育方法的實踐想像,這可以讓地方的文化資產被看見,也能讓楠西的人文地景走進更多學校,形成一種「教學與旅遊共感」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