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二十六日號召群眾上凱道舉行「反獨裁」集會,與藍委罷團十九日舉行的「反共護台」、「反統戰」活動進行較勁。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對民進黨的「反中」政策提出質疑,呼籲在野黨應該如過去的「國親新聯盟」那樣,組成聯盟來制衡執政黨。
何志勇指出,民進黨號召「反統戰」,這種行為其實也是一種統戰。民進黨早期利用省籍鬥爭分化族群,近年來又將軍公教等群體標註為「米蟲」;甚至製造世代鬥爭,透過青鳥計畫將青年一代拉入對立。民進黨是否會對美國的統戰行為視而不見?並暗示綠營其實並未真正反對外來勢力的統戰,只是「反中」。
何志勇強調,民進黨所謂的「反中」政策實際上只是包裝,真正的目標是將兩岸對立情緒推至極限,並掩蓋其執政期間台灣經濟和國際地位的下滑。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到九年間,台灣的綜合國力逐年下降、貧富差距擴大、國內產業結構單一、傳產脆弱、服務業薪資低迷,台灣的國際空間更愈來愈狹窄。他警告,台灣可能會成為美陸談判的籌碼,若民進黨繼續推動無效的「反中」策略,無助於解決台灣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針對「反統戰」訴求,何志勇表示,這種口號在當今台灣社會已經失去實際意義,民進黨的做法只會讓台灣陷入內部衝突,而無法真正解決兩岸關係。他指出,綠營十九日的「反統戰」遊行僅僅是對在野黨進行政治消費,並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談到當前政治局勢,何志勇強調,國民黨在凱道的集會是對民進黨執政的一次有力回應。民進黨只擁有四成的民意支持,並且作為少數政權,應該開放更多的聲音和觀點,而非打壓在野黨的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