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長者手作陶藝 重拾成就感

失智長者在DIY活動中專注為陶瓷花盆上色,體驗手作創作的溫馨及喚醒記憶。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鼓勵失智長者參與社會互動,板橋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攜手台北大屯山扶輪社、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敬智學苑舉辦「樂陶陶.失智家庭1日遊」,帶領52名長者及家屬前往鶯歌陶瓷博物館,由醫護人員、個案管理師、照服員與志工全程陪伴,透過陶藝手作、導覽與戶外活動,激發認知、促進情感交流。

亞東醫院表示,該院自2023年起承辦新北市府衛生局「失智症社會處方計畫」,致力串聯醫療與社區資源,推動藝文、運動與志工參與等多元活動。此次活動是該計畫首次舉辦戶外旅遊,期望透過豐富行程,實踐認知刺激、情感支持與社會參與的照護目標。

活動中的陶藝DIY以《幸福多肉》為主題,讓參與長者使用輕質土捏塑擬真多肉植物,並裝置於陶瓷花盆中,完成個人專屬作品。設計特別考量長者操作能力,簡化流程,讓失智者能安心創作,進而提升專注力與自信心,重拾成就感。

館內導覽由陶博館專業人員分組帶領,讓長者感受歷史與藝術的魅力;午後則於戶外藝術園區舉辦團康遊戲,在家屬與志工陪伴下,長者彼此交流、笑聲不斷,現場氣氛溫馨熱絡,也讓不少家屬深受感動。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攜手大屯山扶輪社、認知促進協會,帶領52名長者與家屬遊鶯歌陶瓷博物館促進情感交流。 (記者吳瀛洲攝)

一名家屬分享其媽媽平時照顧爸爸壓力很大,難得一家人一起出門,看到父母一起大笑、一起完成作品,覺得這個活動對家人來說意義非凡。另名家屬也表示,她的先生已很久沒有這麼開心地與人互動了,這趟行程對她全家而言,真的是一段難得的喘息時光。

亞東醫院辦理失智家庭1日遊鶯歌陶博館,失智長者在導覽員陪同下專注欣賞傳統建築窗花的細緻工藝。 (記者吳瀛洲攝)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的照顧不應僅僅停留在醫療層面,更需要來自社區的理解與支持;許多失智長者在確診後長期足不出戶,這不僅加重家屬的照顧壓力,也可能導致認知功能的進一步退化。「走出家門、走入人群,是延緩失智最有效的非藥物策略之一」,他強調,通過促進社會互動,使失智長者能保持積極的心態,並減緩症狀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