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展市圖個展 探索宗教藝術

 

市圖總館展出「儀式與新生」沈士展創作個展,運用影像、服飾設計與裝置,探索宗教符號在當代語境下的全新可能。
(沈士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傳統宗教藝術是否只能存在於廟宇、神壇或古籍圖像中?「儀式與新生」沈士展創作個展,給出嶄新且震撼答案。這項展覽正於市圖總館六樓藝廊展出,運用影像、服飾設計與裝置,探索宗教符號在當代語境下的全新可能。展期至四月底。

沈士展展覽主題緊扣儀式與新生,他以多件作品試圖回應一個核心問題,宗教藝術的精神性是否能穿越時間與媒介,與現代人產生共鳴?

如一件以中國祭祀與道教文化為靈感的作品,主體人物身披獅首紋飾,紅底繡有金色符籙,背景為雕刻神獸與符紋的黑金戰鼓,整體構圖宛如祭儀現場;服裝設計不僅強調視覺美感,更具文化象徵,強化神性與人性交會的神秘時刻。其他如《暗影神籙》與《蒼穹神韻》,則以刺繡圓紋、鏡面材料與鮮明流蘇建構出符號性的宗教場域,象徵法力、天命與精神的輪迴。立體織物與珠飾堆疊,不僅帶來觸覺的視覺感受,更展現設計者對材質與信仰意涵的細膩捕捉。

沈士展表示,宗教藝術不該只是歷史陳跡,作品除對傳統致敬,也是當代靈性實驗,透過視覺、材質與敘事整合,展覽更是一場文化思辨展演、跨越時間的精神儀式,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信仰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