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暴增700度 竟是白內障作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5歲高先生患有高度近視,1年多來,近視度數從800度飆到1500度,幾乎每隔1-2個月就要配新眼鏡。直到驗光師建議他就醫檢查,才確診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亞東醫院眼科部主任王嘉康表示,白內障患者由於水晶體混濁,干擾光線進入眼睛,導致視力變得昏暗模糊,配戴眼鏡也無法矯正視力模糊的情形,甚至可能造成近視度數快速增加,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一般來說,白內障好發於55歲以上老人家,但近視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族群,糖尿病患,長期使用類固醇的風濕免疫病人,及曾受過眼部創傷的民眾,還是有可能提早發生白內障。

水晶體置換手術是改善白內障的最佳治療選擇。王嘉康指出,目前我國健保給付的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單一焦點,而近年為了滿足更多元的用眼需求,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能提供老花矯正的效果,滿足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45cm)視力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不僅可延長視力景深,提供近似於200度老花眼鏡度數矯正效果,減少眼鏡配戴需求;同時對於度數誤差的容忍度也更高,即使術後有些許度數殘留,仍有96%以上患者能享有0.8以上的遠距離視力。

此外,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也特別採用新一代抗藍光科技,在抗藍光的同時,盡量保障充足的光線來源,並還原實體本色、減少色彩誤差,還能阻擋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全方位保護黃斑部,不受到有害光線的侵襲。

王嘉康強調,30歲過後,即使高度近視,度數也不太會快速加深,假如發現度數在1-2年內增加超過50度,近視快速加深就要提高警覺。另外,由於白內障不一定會兩眼同時發生,就算兩眼都罹患白內障,病程進展速度也不太一樣,因此度數增加不對稱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