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教育局今年入學制度臨時取消自由入學政策,讓校方、家長和學生都措手不及,議會召開相關專案報告,多位議員批評該政策倉促上路,導致許多家長得「孟母三遷」,且配套不夠完善;教育局回應,會滾動檢討政策,讓家長在就近入學原則下,享有彈性的選擇機會。
教育局今年入學政策大轉彎,導致許多預計入學的新生家長和校方應變不及,郭鴻儀、陳昆和、陳怡珍、蔡宗豪、蔡麗青、朱正軒、陳碧玉、蔡筱薇、林美燕、周麗津、鄭佳欣、陳秋萍、李宗霖、沈震東、黃麗招、王家貞等人紛紛提出質詢。有的質疑政策推動必要性和需求性,倉促上路,配套措施不足,且沒有舉辦公聽會,學區劃分也大有問題,不見教育局增加特色辦學經費資源及人力,協助偏鄉小校永續發展。
議員批評遷戶口政策,讓「孟母三遷」,戶所大癱瘓,進不去建興國中,轉介至後甲國中,竟導致該校大增十二班,且部分地區發展如南科、安南區,校舍不足,學子也無法就近入學。
議員直指,當年時任市長的賴清德喊出不滅校、不減師,如今嘗苦果,且學校恐面臨「忽胖忽瘦」,要求教育局通盤檢討整體學區資源和教育品質均衡。
教育局今年度提出「兄姊在,可入學」等配套,新生報到後,學校班級數增減分析,國小以兄姊就讀比例最高。中西區進學國小校長李添旺表示,今年推估新生四至五班,因兄姊關係,保住五班,然日後該情況將逐年減少,且若各校發展特色一致,也難以吸引家長,進學除舞蹈班外,另推出「都市中的生態小學」,希望吸引家長目光。
教育局強調取消自由入學制度非倉促決定,經充分討論、審慎評估,已規劃配套措施,未來將持續滾動式修正,營造理想教育環境,希望穩定各校生源、降低校際競爭與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