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基隆市政府承辦的「一一三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自一一四年四月十一日至二十七日於基隆市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舉辦,歷時十七天的比賽,匯集來自全國各縣市共一百六十六個高中職及國中小隊伍、逾三千位學生同台競藝,全面展現藝術教育在校園向下扎根的豐碩成果。
教育部二十九日表示,該賽事設有「現代偶戲類」、「傳統偶戲類」及「舞台劇類」三大類別,並依不同戲種再分為現代偶戲類的光影、手套及綜合偶戲,傳統偶戲類的皮(紙)影戲、布袋戲、傀儡戲等,鼓勵學生多元嘗試、發揮融合創意
今年參賽作品主題涵蓋廣泛,從民俗神話、原民歷史、環境保護、網路趨勢、科技反思,到親情關懷、同儕相處、性別議題、生命教育,皆成為創作靈感來源。其中,現代偶戲類有花蓮縣靜浦國民小學及化仁國民中學,雙雙榮獲特優,表現出色。
此外,嘉義縣大鄉國民小學的「科技終點站」,則以科技競賽及人性省思為主題發想創作,融入熟練的懸絲操偶技術、巧思的轉場及美術設計,呈現生動又具獨創性的演出,獲得評審一致好評,榮獲特優。
舞台劇類方面,桃園市永平工商高級中學的特優作品「河.祭」,融合原住民族歌唱、祭儀舞蹈與自然精神,傳遞世代共存共榮的核心價值,整體演出別具文化深度與現場感染力,獲得評審高度肯定。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表示,此賽事決賽於每年度四月辦理,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不只是競賽,更是一場深耕藝術教育、推動傳統技藝與文化傳承,並鼓勵學子努力創新與實踐的旅程。而參賽隊伍以戲劇表達在地文化、探索社會議題,學習表達、傾聽與合作,讓舞台成為學習與成長的場域,也具體展現藝術教育在校園深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