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 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正常至偏暖 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預估今年梅雨季節,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應為正常至偏暖,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為主。(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二十九日指出,預估今年梅雨季節,台灣地區各地氣溫正常至偏暖,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為主。而上一季的冬天二月偏冷時間長,二到四月平均氣溫較氣候值低了零點四度,是民國一百年來第三冷的春天。

氣象署指出,目前赤道太平洋海溫已漸趨正常,預測將維持至夏季。依據過去類似的海氣狀態分析結果顯示,五月中南部降雨有偏少的趨勢,惟不同年份對臺灣的影響程度不同。預測有助於梅雨鋒面發展的夏季季風指標,有機會在五月中下旬產生。

陳怡良表示,統計自民國四十年至今梅雨季累積雨量,以一0一年的八九一毫米為最多,六十九年一九三點四毫米為最少;近年來梅雨季總雨量雖無明顯增加或減少,但降雨時間有更集中、短時強降雨事件發生頻率更高的現象。

陳怡良指出,氣象署預估今年五月至七月氣溫偏高機率較高,整體雨量則是正常至偏少。其中五月氣溫正常為主,六月及七月氣溫則是正常偏高;降雨量方面,五月份預估降雨正常,六月及七月可能正常偏少。

另外,二到四月的台灣平地的平均氣溫為二十點四度,較氣候平均值低了零點四度,為一百年以後第三冷的春天,台北測站低於十四度的日數達到天,也是近二十年來天數第三高的一年。統計春季最冷的一年發生在民國五十七年,較平均值二十點八度低了二點四度;最暖則發生在一0八年,二到四月均溫較平均值高了一點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