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繼新冠疫情期間,「清冠一號」助全球人類重拾健康,今年,清冠一號團隊再出擊,攜手訊聯外泌體及AI智慧研發技術,推出全新功能性中草藥外泌體「清泌一號」,開發具備保濕、抑菌、抗發炎3大功效外泌體新複方,展現中醫藥、外泌體先端製程與AI結合的創新能量。
外泌體技術近年於再生醫學、免疫調節、醫美與皮膚修復領域備受矚目,「清泌一號」結合AI模擬與科學分析,融合中西醫優勢,有望成為繼「清冠一號」後,推動台灣中醫藥外銷的最新代表作。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蔡耿彰教授表示,中藥外泌體研發是所長蘇奕彰繼「中藥新藥研發」的另一項台灣中醫藥發展的重大策略,「清冠一號」讓全球重新認識中醫藥的價值,「清泌一號」則進一步展現中草藥的創新與跨域能量。
台灣中醫病理學醫學會副秘書長、醫師張慈文表示,外泌體就是中醫「鮮品」的現代詮釋,效果更直接且穩定。中醫普遍認為「鮮品」蘊含藥材最自然的精華與活性成分,價值極高;但過去受限於產地與運輸而難以普及。現代科技讓中草藥外泌體重現中醫藥材鮮用或帶汁使用的鮮品智慧。
「清泌一號」是台灣首度運用在地中草藥外泌體的創新嘗試,也為台灣農業產銷失衡找到一個突破口。張慈文指出,包括她和清冠一號團隊在內的多位中醫專家,積極投入中藥材從源頭的種植與馴化研究,實踐「以醫領藥、以藥帶農」的新使命,與農民共同打造「在地可耕、全球可銷」的中草藥供應鏈。
張慈文表示,此次選用曇花與金錢薄荷皆以安全、無毒農法栽種,證明中藥材可在台成功馴化並實現高附加價值轉化,將「清泌一號」推向全球,打造台灣功能性中草藥特色品牌,未來一提到「功能性中草藥」就想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