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特別預算常態化,民進黨總是和稀泥!

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拜會立院,爭取各政黨支持4100億元特別預算。(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二十八日拜會立院,爭取各政黨支千一百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此一條例係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而起,政府確有必要投入資金撐持台灣經濟;但草案中特別預算的用途卻涵蓋例行施政項目,甚至是近年來民進黨錯誤政策挖出的財政大坑;監察院早就指出民進黨政府將特別預算常態化衍生弊端,民進黨卻依舊以和稀泥心態狂編特別預算,財政紀律淪為空談。

在此一特別預算中,除了支持產業之外,還包括一千億元撥補台電、國土安全韌性一千五百億元(含規劃新建巡防艦艇)、挹注勞保基金一百億元、健保兩百億元、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兩百億元(含提升學校整體校務經營)、老屋修繕五十億元等等,堪稱包羅萬象,有些項目卻跟因應對等關稅衝擊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即使行政院強調四千一百億元無須舉債,全數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但對國家財政仍是重重砍上一刀!

首先,所謂「歲計賸餘」是指每年度歲入高於歲出的差額,但倘若歲出高於歲入,就會產生「財政短差(即財政赤字)」。去年七月審計部公布的一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中央政府從一0七年到一一二年當中,僅三個年度賸餘,其他年度都是短絀;一一三年(預計短絀四千九百零五億元)至一一八年度均為差短,可見中央政府財政早就緊上加緊。

質言之,蔡英文執政間期間,以特別預算舉債兩兆五千多億元,如今賴政府又要動用過去年度歲計賸餘,不啻為舉債爆表之後回頭吃老本。

再以四千一百億元特別預算的項目分配來說,雖然此一特別條例草案是為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但草案名稱及項目卻是包山包海,連老屋修繕、老宅延壽、提升學校整體校務經營、設備汰舊換新等風馬牛不相及的例行政務也榜上有名。立法院倘若通過這些例行政務項目,賴政府真該發給川普「惠我良多」獎狀乙幀!

尤其是,真正可能受到對等關稅衝擊的產業、農業,特別預算僅分別編列九百三十億元、一百八十億元,即使加上編列在「降低行政成本」中的爭取海外訂單一百億元、安定就業一百五十億元,合計一千三百六十億元,僅占四千一百億元的百分之三十三點二,根本就是紅花變綠葉。

還別忘了,審計部查出許銘春於勞動部長任內就業安定基金連續三年累計虧損達兩百億元、七千多萬元遭挪用,其中包括許銘春幫自己辦演唱會,這筆帳全民還沒跟民進黨政府算清楚,日前勞動部表示要爭取公務預算歸墊。民進黨政府是不是應該先為此人謀不臧負起責任,然後設法求償,而非只想著動老百姓血汗錢的腦筋?

再看特別條例中夾帶撥補台電一千億元,這筆錢先前編列在本年度預算當中,但被在野黨打回票,卓內閣趁特別預算捲土重來,以因應對等關稅衝擊「情勒」在野黨;但台電瀕臨破產,是民進黨錯誤政策所造成,民進黨不思修正路線,反而想方設法要全民買單。挹注勞保基金一百億元,同樣是蔡英文年改政策跳票造成的問題,而且撥補勞保基金早被指出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豈料民進黨還企圖用歲計賸餘挖東牆、補西牆。

監察院早在一0九年就指出「特別預算編列之浮濫,破壞正常預算體制」,民進黨卻是而不見,徒讓財政紀律江河日下,損及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