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促進不同族群文化理解,歷時二年委託拍攝完成的紀錄片「落泥時」,三日在屏縣內埔鄉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首映及座談會,邀請參與民眾齊聚一堂,探討客庄新住民女性的生命故事。
名為「落泥時」的紀錄片,其意義是新住民姊妹如同種子發芽般,韌性的破土而出,如同花朵般盛開,由內而外的散發自信。片中紀錄新住民姊妹以樂觀進取,適應客庄生活的故事,讓人倍覺感動,也期望社會大眾對新住民有新的理解與關懷;片中也報導新住民二代,從他們的視野探討臺灣社會中對於多元文化的省思。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紀錄片「落泥時」以博物館促進多元文化的角度,從花蓮鳳林、新竹關西、高雄美濃三地客庄新住民,以及新住民二代生命故事,除詳實記錄客庄新住民女力展現外,並以姊妹在日常農務生活、教育工作職場等公共領域背景,鋪陳出新住民多方社會參與所散發出的自信,如同臺灣日常一樣的努力生活,期許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客庄不同族群聲影;更希望以影像紀錄作為博物館探究、紀錄社會變遷的方式,透過具當代議題的探討,著重於客庄新住民文化適應或社會參與、多元文化等議題,推廣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媒材,藉以落實博物館記錄客庄、推動多元文化的社會責任。
此部紀錄片預計結合518國際博物館日在5月17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放映,詳情請上客委會客發中心官網或臺灣客家文化館臉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