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要川普約束台灣 旅美教授示警台若誤判將成籌碼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刊載專家文章,直指總統賴清德對北京的強硬發言,增添兩岸戰爭風險,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應約束賴。旅美教授翁履中四日在臉書發文提醒,若台灣誤判美國的戰略底線,恐將在未來的美中談判中淪為籌碼。

美國權威媒體《外交政策》網站一日刊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兩位資深研究員奇維斯和沃特海姆聯合執筆,題為《川普應該約束台灣》文章,指出賴清德上任後,不斷強調台灣主權獨立地位,此舉將激怒北京、升高緊張局勢並增加戰爭風險,一旦開戰,美國可能捲入其中,呼籲川普對賴清德近期言行採取更具約束力的立場,以降低台海緊張情勢,並避免美國捲入潛在衝突。

翁履中在臉書發文,兩位國際戰略圈有深厚聲望的學者,近期以冷靜且犀利的觀察提醒美國政界,川普對台支持不會出自民主價值,而是著眼於利益交換。他們警告,川普可能因台灣而被捲入衝突,因此美國必須以其國家利益為出發點,重新審視對台政策立場。

翁履中表示,這些觀點不僅試圖向美國政界提出警示,同時也針對台灣提出反思,認為台灣在維護自身立場的同時,亦需避免過度挑釁北京,以防止引爆區域緊張情勢。

翁履中直言,這樣的觀點在當前台灣政治氛圍中往往難以被公開討論,若非由外籍學者提出,恐將遭到標籤化處理。然而在美國政策圈內,這類說法卻逐漸成為理性主流,反映出台灣與國際對同一情勢的認知落差。

翁履中強調,這篇文章不僅提醒川普團隊關注台灣情勢,更是對台灣內部政策與輿論的一記警鐘。美國雖有跨黨派對台支持的共識,但其政策本質仍將以美國利益為核心,若台灣誤判美國的戰略底線,恐將在未來的美中談判中淪為籌碼。

翁履中說,無論台灣選擇何種國際路線與政治領導,基本現實仍是:兩岸若無法自主解決爭端,美中對話勢必涵蓋台灣議題;若台灣無法自我維持戰略平衡,美國將不得不介入主導。面對這場國際政策的真實考驗,台灣社會必須摒棄理想化思維,誠實面對所需承擔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