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酪梨結果率差 農業部允補助

南市的酪梨著果率不佳,整株樹上未見一顆酪梨,農民直嘆做白工。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南市種植的酪梨受到低溫、春雨影響,著果率不佳,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表示,經過相關單位會勘後,損害程度在百分二十五到三十,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最快七日就會公告全市為酪梨天然災害救助區域。

南市酪梨種植面積多達六百八十公頃,主要產地有大內、官田、麻豆、善化、佳里等地。官田酪梨產銷班長陳永義表示,以往同期的酪梨樹早已套袋完成靜待生長,但今年很慘,每株酪梨樹僅有少數著果,去年每株酪梨樹平均可生產二百台斤,今年只能做白工。

立委郭國文、林俊憲六日邀集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台南農改場場長陳昱初等人,分赴官田、大內產地了解災情,官田區農會總幹事林定億也替農民爭取,希望酪梨的天然災害救助金額,從每公頃八萬元提高到十萬元,與芒果一樣。

胡忠一表示,五月二日經過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南區分署、市府農業局及區公所四方會勘後,確認損害程度已達天然害災救助標準,最快七日就會公告南市為酪梨天然災害救助區域。

 

今年南市酪梨受到低溫及春雨影響,僅有零星著果,農業部將公告為天然災害救助地區。(記者盧萍珊攝)

對於官田農會建議提高補助金額,胡忠一說,天然災害救助是政府希望幫助農漁民可以快一點恢復耕作,以往救助金額為成本的二到三成,去年以農家記帳重新檢討後調整一次,預計今年十、十一月間還會再調整。另建議農民參加保險,農業保險可以補助到農業收益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五,對農民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