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力
孩提時代,每年秋末冬初,家中的壇壇罐罐便紛紛登場,迎來了醃菜的黃金時節。母親總是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精心挑選著一籠籠鮮嫩的蔬菜——白蘿蔔的清脆、紅蘿蔔的豔麗、芥菜疙瘩的樸實、洋生薑的獨特,這些蔬菜彷彿天生就是醃製鹹菜的絕佳選擇,為寒冷的冬日餐桌添上一抹不可或缺的風味。
一大早,母親便提著裝滿蔬菜的竹籠來到水窖邊。那時,清澈的窖水還須通過手搖的轆轤緩緩絞起,這份古樸與寧靜,如今在農村已難覓蹤跡。母親將蔬菜逐一放入清冽的窖水中,彷彿在為它們進行一場神聖的洗禮。泥土與雜質在清水的撫觸下悄然褪去,露出了蔬菜原本的鮮嫩與翠綠。洗淨後的蔬菜,靜靜地躺在竹籠與篩子裡,等待著陽光的晾曬。
晾曬的過程,是一場關於時間與耐心的較量。母親將蔬菜平鋪在乾淨的竹席上,讓它們盡情沐浴在秋陽的懷抱中。那熾熱的陽光,如同神奇的魔法師,迅速蒸發著蔬菜表面的水分,使它們變得乾爽而富有韌性。母親常說:「唯有充分晾乾的蔬菜,方能更好地吸收鹽分,才能醃製出好的鹹菜。」
當蔬菜晾乾後。母親以嫺熟的手法將蔬菜切割成恰到好處的形狀,白蘿蔔切成均勻的長條,紅蘿蔔則可以完整的醃製,芥菜疙瘩則一分為二。切好的蔬菜均勻的鋪展在大盆裡。母親將一把把潔白的鹽粒輕輕灑落,它們如同雪花般輕盈地覆蓋在蔬菜之上。母親的雙手輕柔而有力,上下翻動著蔬菜,讓鹽分悄然滲透進它們的每一個細胞。隨後,母親將揉好的蔬菜層層疊疊地碼放在水缸裡,每一層都彷彿是一層歲月的積澱。每放一層,母親都會再撒上一些鹽,如同為這份美味增添一份守護。碼放完畢後,一塊乾淨的石頭穩穩地壓在上面,彷彿是為這份醃製的美味加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諾。封好水缸口,將這份期待與希望置於陰涼之處,靜待時光的饋贈。一到兩個月後,當蓋子被緩緩揭開的那一刻,濃郁的鹹菜香撲鼻而來,那是蔬菜與鹽分完美融合的結晶,既有蔬菜的新鮮氣息,又蘊含著陳年老醬的醇厚韻味,令人垂涎欲滴。
早飯,一碗黏稠的玉米糝,搭配一碟母親親手醃製的鹹菜,這便是家的味道。那清香的玉米糝與鹹香的鹹菜交織在一起,喚醒了我還帶著睡意的味蕾。那簡單而樸實的味道,每一口都充滿了溫暖與滿足。在那些物質並不豐富的日子裡,鹹菜成了我們餐桌上的常客,它陪伴著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平淡而溫馨的日子。
隨著歲月的流逝與生活的變遷,餐桌上的美食日益豐富多樣。鹹菜的吃法也愈發多樣化,從鹹菜炒雞蛋到鹹菜辣椒炒肉片再到涼拌鹹菜絲等,它們紛紛登上餐桌的舞臺。儘管鹹菜已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但它在我心中依然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我回憶過去、感受歲月的珍貴載體。
如今,鹹菜更是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飯店裡,鹹菜被精心擺盤成為一道別具特色的配菜。它不再是簡單的下飯菜而是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美食元素。鹹菜,這個看似普通的食物,卻承載著我無盡的回憶與情感。它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昂貴的價格,但它卻以淳樸的味道和濃濃記憶,見證了我的成長、家庭的變遷以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品嘗一口鹹菜的味道,讓那份鹹香在口中久久迴蕩,讓那些溫暖的記憶在心中悄然流淌。鹹菜,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與傳承,它讓我在品味中感受歲月的魅力與生活的美好。
鹹菜也一直會在歲月裡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