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南應匯集產學 探討漫畫教育

全國唯一設有漫畫系的南應大漫畫系在專業教育上持續深耕,並匯集產學界與文化政策領域精英,在漫畫家工作坊中,共同探討如何塑造更具影響力的漫畫教育模式。(南應大提供)

全國唯一設有漫畫系的台南應大除在專業教育上持續深耕,還成為推動台灣漫畫產業走向國際的重要橋梁。並在該校舉行的漫畫家工作坊中,以「台灣漫畫教育的現狀與挑戰」為主題,匯集產學界與文化政策領域精英,共同探討如何塑造更具影響力的漫畫教育模式。

工作坊邀請知名漫畫家游素蘭、台灣文學館長陳瑩芳、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長楊婷媜等嘉賓,針對台灣漫畫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設性建議。工作坊強調,漫畫教育核心應以培養學生故事敘述能力與文化素養為重,並注重跨域融合、產學合作及國際視野的培養。

漫畫教育專家一致認為,漫畫創作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文化內涵與市場價值的結合。漫畫家游素蘭指出,成功的漫畫作品應能觸動人心,擁有長遠的影響力。這需要漫畫家具備導演般的視角,掌握故事敘述的技巧。

楊婷媜司長強調,漫畫教育應結合本土文化與國際趨勢,為學生提供探索多元創作路徑的機會。她指出,從漫畫到動畫、影視再到新興科技媒體,例如VR、互動漫畫等,台灣的漫畫教育必須走在時代前端,培養全球競爭力。

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漫畫系還可透過與博物館合作,參與展覽策劃與國際漫畫節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與國際視野。學者王佩迪建議,未來漫畫系應更加重視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例如與影像製作、劇本寫作等領域的結合,設計創新課程,推動漫畫與其他媒介的深度融合。

針對師資建設與課程規劃,工作坊專家也提供寶貴建議,漫畫教育應增聘具文學、導演與編劇背景的教師,強化學生的敘事能力與創作深度,提升專業技能。

此外,課程設計應加入國際漫畫趨勢,例如漫畫IP開發、數位條漫製作及AI技術應用,讓學生擁有更多優勢。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