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十一日表示,補助各大專校院申請辦理「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計畫」,一一三年度共補助四十九所大專校院一百六十四個社團執行二百十五個計畫,計二千七百六十四位服務志工至二百十五所中小學帶動社團發展,服務八千四百五十五位中小學學生。
其中申請社團類型包括,(一)學術性、學藝性社團:以學術研究或文藝、技藝教學為主要宗旨;(二)服務性社團:以校內外服務為主要宗旨;(三)體能性、康樂性社團:以體能或休閒活動為主要宗旨,(四)自治性、綜合性社團:以學生自治為主要宗旨;並基於中小學自身特色與專長,「大手牽小手」合作規劃出多元化且具教育意涵的社團發展活動。
「國立嘉義大學蘭潭國樂團」與嘉義大學附設國民小學合作,透過音樂成果發表會,鍛鍊大學生協調處事能力,彼此相輔相長;「大仁科技大學貝斯特生命教育社」以生命教育為精神內涵,,讓屏東縣青山及青葉國小學生們,學習人際互動,在團隊合作的互動模式中學習服務、互助與關懷,進一步提升領導能力及強化人際關係。
大專校院學生社團透過規劃及設計一系列活動並引導中小學生參與體驗的過程,不僅得以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磨練社會參與所需的多元化能力、提升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資源,讓學生社團活動的教育功能可以永續發展,透過正向的課餘活動,陶冶學生的全人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