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運河盲段十二日漂浮大量死魚,以虱目魚居多,環保局採水檢驗PH質7.6屬於正常質,但水中溶氧0.43mg/L偏低,初步研判為缺氧所致。環保局派員打撈魚屍,並請水利局加強曝氣機運轉,判斷應為大雨造成地面沖刷髒汙入河,底泥擾動使得水質劣化、溶氧降低。
台南運河疏浚和安平舊港打通之後,水質明顯改善,吳郭魚、虱目魚、豆仔魚的族群數量增加,但大雨過後,運河水體翻騰效應,導致濁度偏高影響水質。
環河街李姓民眾表示,受到鋒面影響,台南地區降下局部大雨,台南運河水面十一日傍晚就出現白色斑點,仔細一瞧竟是死魚。

環保局清潔人員說,台南運河漂浮大量死魚,岸邊也擱淺不少,但夜間無法執行打撈作業,十二日一大早駕船巡視,打撈了逾一公噸死魚,以虱目魚較多,還有烏魚、吳郭魚、土黃魚。
環保局前往台南運河採水檢驗,PH質7.6屬於正常質,但水中溶氧0.43mg/L偏低,初步研判為缺氧所致。一般河川水中溶氧低於2.0mg/L,大多魚類已不能生存,欲維持魚類的良好棲息環境,水中溶氧至少須高達5.0mg/L以上,環保局已請水利局加強曝氣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