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為落實農業部「二O四O年淨零排放政策」,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宣布,已完成「農村水保工程減碳作業指引」第三方查證作業,並於今年三月取得國際查驗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出具之正式查證報告,成為全國首部涵蓋農村再生與水土保持工程領域,並通過國際查證的工程減碳作業指引,象徵我國工程碳管理制度化邁入新里程。
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說明,本次發布的「農村水保工程減碳作業指引」為整合前版指引成果、實務經驗及碳盤查資料後全新改版,規劃至二O四O年達成減碳五十%目標管理藍圖,指引內容涵蓋工程從可行性評估、設計、材料選擇、施工、營運至拆除階段的減碳方法,具備「來源可溯、數據驗、結果可控」三大特色,能實際應用於發包規範、設計審查與執行驗收,為各級機關與業界提供具體作業依據。
李鎮洋署長表示,自二O二三年起,農村水保署即建構碳管理制度,並公開每年度結果,二O二四年執行工程共計一千O七十九件水土保持及農村再生工程,整體減碳率達十二.九八%,超越原訂十%目標;新版指引大幅增加水土保持與農村再生工程碳排係數種類,進而提升工程碳排放解算率,展現政策工具與實務端高度整合成效。
李鎮洋署長強調,除建構碳管理制度,農村水保署也積極培訓減碳管理人才,未來將於工程設計初期即導入碳排預估,並推動綠色材料與低碳工法應用,提升公共工程綠色永續。相關碳排報告書與清冊將持續揭露於農村水保署全球資訊網「治山防災主題專區」,提升資訊公開與社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