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議會第二十屆第五次定期會十五日進行文化觀光局業務報告,多位市議員針對「基隆四00」活動、劉銘傳隧道活化、文化中心營運等文化建設表達建言與期許,會中尤其關注即將到來的「基隆四00」系列活動推動進度及市民參與度。
基隆將於一一五年迎來「基隆四00」紀念活動,回顧四百年前西班牙人登陸和平島,基隆自此進入國際視野,成為台灣發展史上的重要地標。從荷蘭殖民、清朝治理、日治時期到現代民主社會,基隆歷經貿易、戰爭與城市轉型,具有豐富歷史脈絡。
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在會中說明,基隆四00以「流動的港口 世界的基隆」為活動主軸,並以文化為核心,觀光為載體,向國內外推廣港都特色。目前已規劃點亮國門廣場、海洋廣場、人民廣場及田寮河等一整條文化廊帶,預計推出大航海美術展、文物展等系列主題活動,並積極接洽馬來西亞麻六甲、菲律賓馬尼拉等港口城市,展開國際交流與串聯。
然而,多位議員指出,目前市府整體氛圍仍未形成辦理大型活動的共識,僅由文化觀光局單一單位主導,缺乏跨局處整合與市民參與熱度,憂心屆時活動缺乏共感與動能。
對此,文觀局回應已著手規劃整體策略,未來將透過三大方向強化民眾參與:首先,透過社區營造的既有成果,引導在地參與;其次,與產業發展處合作,結合地方創生計畫,鼓勵青年返鄉與商家共創;最後,從教育切入,鼓勵學校帶領學生參與基隆四00主題共創,進一步激發地方認同。
江亭玫強調,基隆四00不僅是回顧歷史的時刻,更是城市自我定位與未來展望的轉捩點,期望透過全民參與,讓這場四百年來最重要的慶典,成為港都共同記憶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