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鼻血 老菸槍憂鼻咽癌

長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恆甫建議,若流鼻血情況反覆發生持續超過兩週,應至有鼻咽內視鏡的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45歲陳先生有多年吸菸史,近幾週頻繁流鼻血,擔心罹患鼻咽癌,前往長安醫院求診。耳鼻喉科醫師林恆甫指出,流鼻血的原因多元,不一定與鼻咽癌直接相關,民眾不必過度恐慌,若頻繁發生或不易止血,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診斷,釐清真正病因。

林恆甫表示,常見的流鼻血位置是在鼻中膈前方,這裡聚集大量血管,像是挖鼻孔、乾燥環境、過敏或感染時造成的局部血流增加,甚至鼻竇炎與臉部創傷、高血壓、腫瘤等,都可能誘發出血。在看診時,通常會詳細詢問病史、測量血壓,參考雲端藥歷,安排鼻咽內視鏡檢查來輔助診斷。

鼻咽癌是否會以流鼻血為表徵?林恆甫解釋,鼻咽癌的位置在鼻腔最深處的鼻咽部,比較不會從鼻孔流出且量少,有時候會倒流到口咽部咳出血絲。鼻咽癌的早期症狀常見有鼻塞、耳悶、單側聽力減弱、頸部淋巴腫大等。「這些症狀常被民眾忽視或誤以為是感冒,導致錯過治療黃金期。」若相關症狀持續超過兩週,應至有鼻咽內視鏡的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流鼻血的治療方式,林恆甫說,大多會在鼻內噴灑局部血管收縮劑後,病人坐姿前傾低頭、持續緊捏鼻頭10分鐘左右。更嚴重的情況下會使用鼻內填塞物、甚至血管栓塞或是手術來協助止血。陳先生檢查後,確認為鼻中膈血管破裂,與抽菸引起的黏膜乾燥有關,經噴灑血管收縮劑後已改善。

林恆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民眾應避免挖鼻孔等不良習慣,若有鼻過敏或鼻竇炎等問題,積極治療以減少鼻腔黏膜受損的機會。保持室內適當濕度,預防因乾燥引起的鼻出血也有幫助。若流鼻血情況反覆發生,民眾不必過度恐慌,也不可輕忽,及早就醫找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