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海淡廠動工 日產10萬噸水

「新竹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十六日舉行動土開工典禮,由行政院長卓榮泰(右二)主持。(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經濟部推動「新竹海水淡化廠工程計畫」,十六日舉行動土開工典禮,由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他表示,新竹海淡廠將成為全台公共工程中,首座大規模產水的海淡廠。

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為加強台灣的供水韌性,逐步減少對降雨的依賴,海淡水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水資源發展目標。

卓榮泰表示,這是全台灣最大的海淡廠工程,政府斥資一百二十億元推動,預計二0二七年完工啟用,未來每天可提供十萬噸淡化水,年產水量最大值三千萬噸;未來寶二、寶山水庫即使再遭遇大型旱災,也有充裕水源可供使用。卓榮泰指出,未來「桃竹竹苗大矽谷」會與「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成為帶動台灣科技產業升級的雙引擎。而科技產業的穩定發展,仰賴穩定的水電。

卓榮泰強調,海水淡化廠只是「新供水計畫」的一部分,政府也同步推動包括油羅溪伏流水開發、石門至新竹聯通管線、新竹海淡廠等工程,期許水利署與施工團隊,能如期如質在二0二七年完工。同時也提醒,海水淡化過程繁複,每度成本約三十元、成本是一般用水的三倍,更應節水與珍惜資源。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新竹地區近年來人口與產業快速發展,用水需求急遽上升。然而,過去主要依賴寶山─寶二水庫及跨區調度,自有水源相對不足。一一0年遭遇百年大旱,水庫蓄水量一度驟降至百分之三,對民生與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