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專題〉新台幣暴力升值 出口壓力大於關稅戰

記者陳建興∕專題報導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來勢洶洶的關稅政策,賴清德政府幾乎束手無策,尤其在新台幣匯率、或是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加碼投資上的應對,讓多數民眾不滿意,而在關稅九十天緩衝期過後,新台幣的是否繼續走向升值與台積電高階技術是否外流,也考驗將就任滿週年的賴政府的智慧。

五月二日新台幣兌美元單日升值九點五三角,升幅達百分之三點零七,收盤三十一點零六四元,創下中央銀行自二00二年以來統計的單日最大升幅紀錄;而五月五日新台幣再升值九點一九角,升幅也達百分之三點零五。

新台幣在五月二日、五月五日連兩個交易日急升,新台幣升值速度驚人,出口商面臨報價重算壓力,企業恐因美元貶值慘賠。科技業與汽車零組件業者指出,這波匯率波動影響大於關稅戰。

雖然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說明,否認美國財政部要求新台幣升值,主要是基於我國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以及外資匯入資金投資台股,加以廠商因新台幣升值預期心理而增加美元供給所致。

有人認為急升總比急貶好,升值代表新台幣國際購買力變強,貶值反之,如果幾個交易日貶個百分之十,肯定人心惶惶;近期美國關稅政策,來的快又急,出貨速度也相對快又急,經濟表面上自然亮眼。

若以二0二四年五月二十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三十二點二三六元收盤價來算,這近一年來,新台幣(至五月十六日止)升值二點零六四元、升值幅度達百分之六點四。

只是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新台幣肯定對出口業者產生極大的影響,加上央行外匯存底組合中,以美元債券居多,很難讓人相信,新台幣強升,沒有受到外力的干預影響。

而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在三月三日宣布將追加一千億美元投資美國,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座主要研發中心。這項投資不僅創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紀錄,也讓台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金額達到一千六百五十億美元,消息宣布後,台積電股價自此未再回到千元大關,顯示投資人對此舉的複雜心情。

只是台積電宣布赴美擴大投資引發熱議,總統賴清德特別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魏哲家強調,會站在客戶需求布局,而賴總統則是強調,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過程,沒有來自美國的壓力;若這只是企業經營層面的問題,沒有國安問題,為什麼要在總統府裡面開記者會說明?顯然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站在企業的經營角度,哪裡有錢賺就往哪裡投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台積電的高科技技術,尤其先進的高階晶片製程,已超越賺錢盈利的層面,更牽涉到國家安全、甚至於全球安全的議題,台積電赴美投資,不僅是產業的外移,更是先進投術能否守住的嚴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