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單週就醫暴增88% 重症+93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左)20日表示,國內上週COVID-19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8.2%,推測與變異株轉換等有關,預計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0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19097人次,較前一週1萬149人次增加88.2%,已連續6週上升,副署長羅一鈞預估,疫情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後反轉下降,最高點一週就診可能5.5-6.5萬人次,過高峰後疫情仍可能持續流行至7月底。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新冠併發重症新增93例、死亡新增4例,重症和死亡個案仍以65歲以上長者占絕大多數,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個案當中有一名南部僅10個月大女嬰,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女嬰本身沒有特殊病史,但也沒有接種本季新冠疫苗,5月中旬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當天曾赴診所就醫,不過症狀沒改善,又出現食慾不振、呼吸急促及不順、哮吼等症狀。發病2天後再度就醫,當下X光檢查已顯示有肺炎,且出現急性呼吸衰竭,馬上收治加護病房住院治療中,但生命徵象已穩定。

至於死亡病例中,較年輕是中部一名50多歲男性,本身有癌症病史,曾在2021年、2022年陸續接種過4劑新冠疫苗,但後來就沒再接種,並沒有打最新的JN.1疫苗,4月中旬開始有呼吸喘、食慾下降、全身疲倦的症狀,持續1週沒改善,5月下旬再度就醫,發現乾咳、血壓偏低,雖然當下新冠PCR檢驗為陰性,但X光顯示已有肺炎,開始住院治療。

住院1週後,肺炎惡化,開始血氧偏低、呼吸費力,再度檢驗新冠轉為陽性,診斷已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馬上插管轉加護病房,並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只是期間又併發多重細菌及黴菌感染,住院3週後,於5月中旬不治,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

台灣上週COVID-19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8.2%,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右2)20日說明,推測與國內變異株轉換有關。
(中央社)

羅一鈞分析,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上升快速,原因與國內流行的變異株轉換有關,尤其是近期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鄰近地區流行而來的NB.1.8.1,有更強免疫逃脫性,傳播速度快;另一方面,目前距離去年夏季的前一波疫情時間已久,不少民眾自然感染後的免疫力已經下降,雙雙影響疫情向上增溫。

羅一鈞表示,國內疫情預估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最高單週新冠就診估計5.5-6.5萬人次,因應此波疫情,疾管署已儲備足夠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食藥署亦已協調廠商及通路增加快篩生產及舖貨,防疫量能充裕,請民眾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