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腰痠背痛是中醫門診常見的病患主訴,特別是行動不便長輩和勞動的民眾,近年甚至有腰痛年輕化的趨勢。有不少民眾認為腰痛就是「敗腎(腎虧)」或腰子(腎臟)出了問題,這個想法並不完全正確,雖然中醫的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然而腎虧或腎臟疾病引起的腰痛只佔腰痛的一部份。臨床門診遇到大部分的腰痛的原因在於結構上的異常,長期姿勢不良導致腰椎發生移位、粘連,不正或側彎,即腰椎發生錯位,造成椎間孔狹窄而壓迫腰椎神經,造成該神經所支配的四肢或體表肌肉發生痠麻疼痛。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傳統醫學科曾映蓉醫師指出,腰痛問題的族群,常就診於骨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和中醫。而如果手術開刀不是當下的選擇,那麼好好地做中醫藥調養和針灸,並按部就班配合物理治療師指導的復健是最理想的改善方案。針灸可以促進腰部氣血循環,讓組織氣血充盈紅潤,增加新陳代謝,排除痰瘀病理產物,並送來氧氣和養分修復,讓組織處於活化有彈性的狀態。針灸後再進行復健拉腰,伸展既安全又事半功倍,幫助我們在肌肉彈性較佳的狀態,讓腰椎結構回復到理想的排列位置。而中藥常用的有補氣血,調整氣血分布,柔筋緩急,和補腎強腰等的配方,如獨活寄生湯,疏經活血湯,六味地黃丸加減等等的常用方,還是要按病患的體質屬性去選方用藥,才能達到理想療效,並將副作用降到最低。中藥成分的痠痛藥布,對於腰部患處的去瘀生新,通經活絡,也有積極的效用,惟標準使用建議是貼上不超過4小時要記得撕掉,避免貼布背膠對皮膚易過敏者誘發藥疹。

曾映蓉醫師提供拉直脊椎減緩腰痛的居家矯正方法,1. 雙腳與肩同寬,雙腳尖頂牆壁。2. 雙手舉高貼牆壁。3. 頭抬高仰望天花板與牆壁的交界線。4. 深呼吸,吸飽讓胸廓打開,維持幾秒鐘再慢慢吐氣。5.如此重複幾個循環。側面可見從頭頂到腳跟成一直線。呼吸之間會帶動經絡循環,讓組織修復。
曾映蓉醫師表示,腰椎第四節第五節是腰椎承受人體壓力最大的部分,雙手搓熱,反覆摩擦按摩大腸俞(第四腰椎旁開),關元俞(第五腰椎旁開),對腰肌也有舒緩強壯的作用。鍛鍊腹肌也是保養腰很重要的一環,平躺雙腿併攏,直腿抬高;或平躺雙腳踩床面抬屁股的凱格爾運動,對腰痛都有一定的幫助。肌肉乃”用進廢退”,肌肉多有使用就能避免肌少症,增肌強腰貴在持之以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與大家共勉,希望大家都有強而有力的腰。
圖1、2:曾映蓉醫師提供拉直脊椎減緩腰痛的居家矯正方法。(圖片經病患同意使用、屏東榮總提供)
圖3、腰椎第四節第五節是腰椎承受人體壓力最大的部分,按摩大腸俞(第四腰椎旁開), 關元俞(第五腰椎旁開)有舒緩的作用。(圖片經病患同意使用、屏東榮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