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細菌型肺炎 入夏仍肆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流感與肺炎鏈球菌感染打破秋冬流行期,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更突破6年新高。醫師提醒,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防護之外,建議可依照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時序步入夏季,但流感疫情仍處於流行期。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解釋,夏季感染主要原因包含氣溫變化、免疫負債,以及個人衛生習慣鬆懈等;其中,肺炎鏈球菌以「血清型3」尤其嚴重。

邱南昌警示,感染流感後容易引發細菌型肺炎,最常見的就是肺炎鏈球菌,高風險族群包括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老人,以及患有氣喘、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吸菸、高飲酒量、心臟疾病和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族群。尤其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家庭」,須特別注意。

邱南昌指出,肺炎鏈球菌中容易造成侵襲性感染的血清型大概有10多種;其中,血清型3因其特殊構造,抗體較難以對付,感染後死亡率高達30~47%,死亡率頗高。

依據疾管署流行病學監測數據,多年來血清型3也一直是本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的「常客」,年年榜上有名,民眾不可輕忽。

邱南昌強調,面對目前全年無休的流感與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感染,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防護之外;建議針對較嚴重的血清型3,可主動與醫師討論如何預防,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