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由食農新創加速器先驅好食好事基金會推動的「食農創生計畫」,二十三日舉行第四屆團隊開訓典禮,今年基金會除導入品牌力、經營力、產品力與行銷力等培
力模組,協助八個入選團隊培養「新四力」,也首度擴大支持系統,與旅遊平台等外部單位簽訂三項異業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透過創生團隊小旅行、在地市集等平台,提高團隊能見度。
今年入選的八組食農團隊包括來自彰化的風灣的船、番挖水耕農場、新和春醬油、路葡萄隧道農場,南投的泉發製茶廠、上安香菇農場,以及雲林的順成油廠、李記烏魚子。其中,風灣的船是計畫辦理四屆以來首例整合型團隊,由第二、第三屆及外部團隊跨界合作,共同推出魚塭餐桌活動。
為強化跨域連結並擴大支持系統,現場同步完成三項異業合作備忘錄簽署,包括高賓閣古蹟活化計畫:攜手打造北彰化創生基地,與成美文化園南北雙點聯動,提供展演、討論與團隊共學空間。其二是旅庫平台合作案:首度跨足旅遊產業,推出四條結合創生團隊的小旅行路線,促進地方故事被看見。還有三小市集串聯案:與雲林在地市集平台合作,拓展產品銷售與品牌曝光渠道,提升消費者接觸度。
頂新和德基金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表示,計畫初衷是希望讓願意回家的青年,不再必須北漂南漂,也能在家鄉扎根立業。期待基金會能將輔導經驗複製到更多縣市,帶動更多青年回鄉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