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人生 收容人展出畫作

作品主題多圍繞基隆在地元素,如海港、山城風貌與自然景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一樓院史藝文走廊,自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止,正展出「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獄藝術治療班成果展」,展出作品共十七幅,由該監獄藝術治療班收容人親手創作。展覽以基隆海港城市的風情與在地文化為靈感,呈現出收容人於服刑期間,透過藝術進行自我探索與情感抒發的歷程。

展覽作品來自基隆監獄藝術治療課程,由藝術老師胡毓倫指導完成。收容人透過畫筆進行創作,並藉此進行情緒調節與心理釋放。每幅畫作不僅是視覺作品,更是一段段個人故事的縮影,從悔過、反省到重建自我,體現了監獄教化制度的具體實踐。

基隆醫院院長林三齊指出,此次展覽提供收容人一個發表學習成果的舞台,也讓院內病患、就醫民眾及醫護人員,能在繁忙醫療環境中多一處能夠靜心欣賞與紓壓的空間。他強調,藝術展不僅有其美學價值,更兼具社會教育意義,有助於公眾重新認識收容人的改變與努力。

基隆醫院一樓院史藝文走廊,自即日起至六月三十日止,正展出「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獄藝術治療班成果展。(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提供)

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獄典獄長黃正勇則表示,藝術治療班的設立是監獄教化政策之一,期望透過系統性教學與創作歷程,協助收容人發展自我認知、促進心理健康,進而為出監後的復歸社會鋪路。他強調,作品展現的並非技巧本身,而是學習過程中的轉變與成長。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題多圍繞基隆在地元素,如海港、山城風貌與自然景觀,也有部分作品展現個人內在情緒與未來想像。對創作者而言,這些畫作不僅是靜態圖像,更承載了他們對於過去的反思與對未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