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腎友多重共病 推整合照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逾9成的末期腎病患者以糖尿病腎病變(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罹患多重共病,使疾病控制困難。為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近年推動「腎臟病整合照護中心」,整合多科別專業人力,提供患者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陳永泰表示,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通常會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此外,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常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包括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與心臟用藥,每日藥量常高達10至15顆以上,藥物交互作用風險亦隨之提高。

為改善此困境,和平院區近年推動設立「腎臟病整合照護中心」,整合腎臟科、心臟科、內分泌科、營養師、藥師、個案管理師等多方專業人力,提供患者全人、全程、全隊的醫療服務。

陳永泰說明,院區藥師提供患者一對一「個別化用藥諮詢」,針對用藥時機、潛在交互作用及實際服藥狀況進行說明與調整,並透過衛教提升病患的服藥遵從性。

另,營養師會依據腎功能、蛋白尿程度及共病情形,設計個別化飲食建議,在限制鉀、鈉、磷與蛋白質攝取的同時,確保營養攝取均衡。個案管理師則負責追蹤檢查數據與回診狀況,確保患者獲得持續性照護。

陳永泰說,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不只是腎臟科醫師的責任,更是整體醫療體系的挑戰。唯有透過跨專業、跨領域的整合照護模式,方能在多重共病與複雜用藥之間取得平衡,提供安全、有效、可持續的醫療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