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眼睛並不是一出生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因為視力的發育需要依靠腦部視覺皮質區接受外界的視覺刺激,來建構視覺傳導的路徑與腦部接收系統的聯結;而孩童的眼球軸也會因為成長而逐漸拉長,角膜曲度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屈光度數會隨著不斷變動。
新生兒的視力是非常模糊的,只對光線和大物體的移動稍有感覺,而且兩眼運動並不協調,甚至還會有眼球的不自主移動,看起來像是斜視,一般來說這階段是屬於高度遠視的狀態。2-4個月大的嬰兒會開始有「固視」的能力,也就是會隨著物體的移動而轉動眼球。4-6個月大,開始發展出手眼協調,眼睛看到東西,大腦就會指揮雙手去抓取,爸媽這時可以做一些測試,拿彩色的物體在寶寶眼前約30公分的距離左右移動,雙眼應該可以隨著物體的移動而平穩的轉動。倘若眼光游移不定,無法追視,就需注意視力發展是否有問題。
6-8個月大的時候,小朋友兩眼可以同時對準目標,也能調整自己的姿勢,讓自己看清楚想看的東西。8-14個月,手眼協調更加流暢,兩眼可以判斷距離。此時可以觀察若學習走路時容易被物品絆到跌倒,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視力的問題。2-3歲時,視覺的發展更為敏銳,小朋友很喜歡觀察周遭環境,會藉由眼睛來導引手,主動嘗試接觸新事物。
一般3歲以上的寶寶是可以配合量視力的,家長們可以在寶寶滿3歲前在家裡練習比視力表,3歲之後就可以帶寶寶到醫療院所接受視力表檢查。3歲的小朋友平均可以達到0.6以上的視力,4、5歲的時候平均可以達到0.8,6歲以上大部分兒童可以達到0.9或1.0以上的視力標準。若沒有達到此平均值,就需要尋求眼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和追蹤。
因為發展時期出現視力狀況將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障礙,而且視力不良會嚴重影響小朋友的學習、成長、和人際互動,所以視力篩檢和眼睛保健必須從小做起。而為了能早期發現和早期介入處理,對於尚無法配合檢查眼睛的6個月以上小寶寶,也有簡便的「視力篩檢儀」可供檢測,爸媽若有寶寶視力檢查的需求,可以向醫師諮詢。(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吳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