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每4名成人就有1人

 

門諾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沈治華強調,代謝症候群多數與飲食不當、運動不足、肥胖和壓力大有關,家族遺傳則約20%。(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4位成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且多半沒有明顯症狀,卻大幅提高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與腦中風的風險,堪稱慢性病的前哨警報。門諾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沈治華表示,代謝症候群不痛不癢,卻是潛伏的健康殺手,現在不管,將來代價很大!

沈治華指出,代謝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與代謝異常有關的身體指標異常狀況,包含高血壓、高血糖、腹部肥胖、高三酸甘油酯、低高密度膽固醇等5項指標,只要符合其中3項,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它就像紅燈警示,代表身體正在走向慢性病的路上,不能再忽視。

沈治華強調,代謝症候群的主因,多數與飲食不當、運動不足、肥胖和壓力大有關,家族遺傳則約占20%。特別是「腹部肥胖」常是最明顯的警訊,也是內臟脂肪堆積、胰島素阻抗的指標。

沈治華表示,預防代謝症候群的5大絕招就是聰明選、健康吃,實踐「3低1高」原則:低油、低糖、低鹽、高纖。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雜糧,少吃甜食、炸物與加工食品;站起來動一動:避免久坐,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如快走、騎腳踏車、廣場舞都很適合。

他強調,壓力來臨要轉移注意力,透過唱歌、閱讀、聊天、種花、寫日記或信仰支持舒緩壓力,且需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善用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及早掌握血壓、血糖、血脂與腰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