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針對大學生研究 等成績壓力山大 超過不及格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研究顯示,學子在等待成績所承受壓力比發現考試不及格後壓力更大。專家呼籲,師長加強傳遞考試結果非就此定終身、鼓勵學生培養紓壓方式等2項觀念。

澳洲墨爾本大學針對101名比利時大學心理學系學生進行研究,他們正在等待成績然後考慮是否可繼續攻讀學位。追蹤得知成績前2天半、成績公布後6天半的情緒變化,透過手機每天發送問卷,受試者使用量表紀錄情緒強度。

結果發現,等待成績公布的期間,學生的焦慮指數明顯高於成績公布後,即使成績不如預期,當下情緒反應反而較為平穩。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分析,面對會考、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等關鍵性考試,考生等待結果期間焦慮感確實會升高。

因此,董旭英提醒教師向學生加強傳遞2個重要觀念,考試結果並非就此決定終身,未來仍有能力和機會扭轉局勢、鼓勵學生培養適宜的紓壓方式,練習正向思考等。正向思考並非忽視負面情況,需全面理解事件正反面及影響,進而從積極角度思考下一步行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透過3步驟接納情緒,第1步是「覺察與辨識感受」,釐清情緒是有明確原因還是沒來由;第2步為「充分體會感受的存在」,就算是負面情緒也不要壓抑逃避;第3步則是「不要批判情緒」,理解此刻感受是正常合理,避免將情緒擴大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