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8旬李姓阿公臥床半年,造成薦部壓瘡化膿傷口範圍達8×9公分大,經清創兩次後,傷口才穩定下來,後來遺留下薦部缺損也在門診追蹤期間利用「負壓抽吸輔助治療」,讓大面積傷口在短期內得以癒合。
郭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振琨表示,使用負壓原理來幫助局部傷口癒合,並提供濕潤的傷口癒合環境。負壓抽吸輔助治療會促進傷口癒合,是多重機轉作用的結果,包括負壓抽吸作用於細胞膜,使之擴張、扭曲,細胞就認為是損傷,傳導損傷的信息給細胞核,通過信號轉換,引起細胞分泌前癒合生長因子,從而刺激組織生產更多的新生血管;除了增加生長因子外,還可促進白血球和纖維母細胞進入傷口,來填平和修復傷口等等。
陳振琨說,「負壓抽吸輔助治療」適用於壓瘡、 急性和慢性開放性傷口(如停滯性潰瘍和糖尿病性潰瘍)、網狀皮膚移植、皮瓣移植、裂開切口、創傷、燒傷,還有也可在急性或重度出血的情況下使用,及服用抗凝劑的情況下傷口出血照樣可用。但仍要注意,傷口具惡性腫瘤、未經治療的骨髓炎等多種情形仍不可使用。使用這項治療,目前健保給付的條件有2:包括1.慢性潰瘍經皮膚移植皮瓣轉移重建手術仍無法癒合者。2.褥瘡病灶深度必須達第三度以上,且傷口經清創、死骨移除及皮瓣手術後仍癒合不良者。
他說,面對慢性傷口的處理,需要病患與醫師對傷口照顧有共同的認知及共識,才能齊心協力處理到好。而負壓抽吸傷口治療,乃新型輔助治療方式(敷料加抽吸),可大幅減少換藥次數,也便於攜帶,方便患者趴趴走,是病患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