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二日於中道總會以「人工智慧(AI)與文化轉型的緣起與期許」」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國際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將全面進入數位化時代,當前科學昌盛皆以科學思維為主,但應將哲理思想融合科學知識才能圓融,若能契入本體自性,達到科學、哲理及本體自性三位一體,則最為圓滿。
陳樹表示,國際政經情勢及科技人文發展的偏離中道,造成各種災難,再者,AI發展與人文素養不同步帶來的詐騙暴增等問題,都與世界整體運作偏離中道,導致彼此缺乏正信、難存異求同、尊重包容有關。

陳樹表示,數位化時代將帶動產業間與政府更多元互動模式,不僅帶動產業朝跨世代、跨境、跨領域、跨虛實等趨勢發展,亦促使全球產業經營模式與格局大幅翻覆。當前智慧城市的不斷發展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各國致力發展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AI與物聯網(IOT)不斷演進影響全球,各科技產業如半導體、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等帶動科技推陳出新,產業與政府都將面臨更大挑戰和激勵機會,卻也會引發倫理道德問題。
陳樹指出,如設計時演算偏誤、選擇性偏見、資料標記錯誤,抑或是在實際應用時,出現人種、性別等不公平歧視,涉及倫理道德,這些都是新挑戰。
此外,倘若不肖人士運用非法網路攻擊來盜用個資,散布假訊息或煽動性言論來誤導群眾,造成社會不安,影響經濟文化的健全發展。陳樹也說,若AI平台控管不當,隱私個資恐被轉用於營利、宣傳或監控分析;且AI的發展應用取代人力,將形成結構性失業,造成更嚴重的社會貧富不均和產業重組,對人類生活構成新的威脅。
陳樹認為,若AI等數位發展未能與誠信與倫理相融合,詐騙現象將更頻繁而廣泛,導致相互傷害持續,甚至擴大;反之,若能兼顧哲理心法與契入本體自性,融為三位一體從心出發,企業發展可望將更為強大有力。
他進一步說,以科學建立客觀思維言行架構,從哲理改變中心思想作為體系,將本體除妄想執著顯現清淨本性;科學哲學由外而內次第導入成外王,哲理本體由內而外心生萬法成內聖。最終三位一體圓滿中道內聖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