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地檢署攜手海巡署單位,召開基隆地區海底電纜遭破壞案件,跨機關業務協調會議,建立跨機關聯繫平台,共維海域安全。
基隆地檢署指出,鑑於海底電纜屬於國家關鍵通訊基礎設施,近來又屢傳海底電纜遭漁船或貨輪破壞事件,為因應類此案件發生時的應變處理方式,攜手海巡署第二巡防區指揮部,在地檢署召開「基隆地區海底電纜遭破壞案件之跨機關業務協調會議」,並邀中華電信公司、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海巡署艦隊分署第一基隆海巡隊、第十六澳底海巡隊、海巡署偵防分署基隆查緝隊、台北查緝隊、調查局基隆市調站、調查局航調處基隆調查站等,管理及執法機關派代表與會,相互交換意見,彼此分工,建立跨機關聯繫平台,共維我國海域安全與通訊韌性的目標。
檢察長柯宜汾表示,海底電纜若遭刻意毀損,恐影響國家安全,應審慎處理,海底電纜遭損的處理涉及不同機關業務執掌,藉跨平台會議的召開,各機關得以不同角度進行深度交流,期待透過檢、警、調、海巡、電信業者、航港局及港務公司間所建立的業務聯繫平臺,彼此分工,相互緊密合作,使海底電纜遭損案件得以快速有效地獲得處理。
海巡署第二巡防區指揮部主任林志明簡報指出,現行政府機關就海纜遭破壞案件,應處流程、處理這類案件海巡署實務上所遭遇的困難,並針對已發生的「興順99」貨輪及「宏泰58」貨輪等,海底電纜遭損案件經驗進行檢討。
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李韋誠簡報指出,從相關法律規定、證據蒐集重點、通報檢察機關流程及檢察機關可能處理方式等,詳細進行說明。與會各機關代表進行意見交流,從案件發生後的扣押船舶、船舶停靠、船員安置、涉案被告處理乃至費用處理等,每一環節進行深度討論,各機關就任務分工形成共識,建立平台及緊急聯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