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巡視斗南糧倉 肯定國內糧食供應穩定、續提升國家糧食

行政院長卓榮泰訪視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精米工廠。(農業部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5)日南下巡視斗南鎮農會糧倉,瞭解政府稻米儲備情形,並檢視「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成效,卓院長肯定國內糧食供應穩定,指示農業部在兼顧公糧、民糧及雜糧等糧食生產者收益與消費者權益下,確保國人食米供應無虞,期待透過升級倉儲設備,讓儲米品質愈好、數量夠多且可收儲更久,以強化國家糧食安全韌性。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建置現代化的精米工場。(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為維護農民收益,提高糧食生產意願,本(114)年度推動糧食產業全面升級政策,維持糧食產業結構穩定,讓糧食產業全面再升級。今年一期稻作面積預估15.4萬公頃,已於5月中旬進入收穫期,截至6月30日已收穫83,576公頃(占預估面積之54.2%),目前產地濕穀糧價每百台斤超過1,160元,創近年新高,較113年1期作平均1,009元為高,顯示稻米供需平衡下,有助提升稻農收益及耕作意願。

農業部表示,目前國內稻米公、民糧庫存換算糙米量約87萬公噸,且一期稻作正值收穫盛期,整體供應量足夠國人消費13個月以上,供應量安全無虞,國人可以放心。

卓榮泰指出斗南鎮農會為公糧與集團產區品牌米兼備之優良示範,從友善耕作、產銷履歷到契作機制,已展現成功典範,又其加工設備領先業界,特別是食米鮮度維持,亦為品質提升的先行者,卓院長對斗南鎮農會表示讚許與肯定,也值得農業部在全國推廣,以加速整體糧食產業升級。

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政府持續維持稻米安全儲備機制,於過去幾次發生的全球性糧食危機,乃至近期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及俄烏戰爭影響,民眾搶購糧食,國內均因有公糧儲備制度,政府得以充分掌握糧食,卓榮泰表示,糧食安全為國家安全一環,行政院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中匡列預算,納入強化糧食儲備方案,盼各界予以支持,共同提升國安韌性。農業部將會密切注意國內糧價動態及市場供需狀況,掌握市場糧價,發揮穩定市場糧價及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行政院長卓榮泰赴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精米工場視察公糧儲備情形,出席人員合影。(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胡忠一次長說明,糧食安全是全社會防衛韌性根本,在汛期期間也要加強設備防災與減災,農業部近年除加強各地糧倉修繕,亦輔導農會設置低溫筒倉收儲公糧,具有低溫保存、自動化作業及成本效益高等優點,逐漸為國內外糧食業者應用,目前低溫筒倉公糧占約25%,能提昇公糧品質、減少蟲害損失及提升公糧倉儲作業效能。未來農業部將積極推動「1集、2轉、3+3」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以全面提升農民收益,提高產業競爭力,確保消費者權益,並將加速糧倉倉容設備改善,以確保緊急時期有充足完善的倉容可供糧食調度,提升國家糧食安全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