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輸陸4512顆鸚鵡蛋 獲利千萬

 

海巡署破獲千顆保育鸚鵡受精卵走私至中國大陸案,不法集團初估獲利逾千萬元。(記者孫曜樟翻攝)

記者陳金龍、孫曜樟∕綜合報導

四十歲張男及五十歲楊男等共十一名被告,與中國大陸、越南等不法份子結合,從國外收購保育類鸚鵡後在台設繁殖場,透過金門、馬祖轉運,非法輸出達四千五百一十二顆鸚鵡受精卵至大陸,數量為史上最大,初估不法獲利高達上千萬,連江地檢署七日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洗錢防制法等提起公訴,並對主嫌請求從重量刑且聲請沒收不法所得。

海巡署偵防分署連江查緝隊查獲走私瀕臨絕種的珍稀保育類鸚鵡受精蛋到中國大陸販賣,走私達四千五百一十二顆,初估不法獲利高達上千萬元。(記者陳金龍翻攝)

連江地檢署表示,主嫌張姓、楊姓二名被告為滿足中國大陸買家對珍稀鸚鵡寵物市場需求,自泰國、越南等地購買受精鸚鵡卵後,在南投、雲林等地自設繁殖場,透過「空運加海上交貨」方式,以馬祖、金門做為轉運據點,將受精卵從台灣本島運至大陸,不法所得達五百六十八萬餘元,其中,稀有物種包含非洲灰鸚鵡、琉璃金剛鸚鵡等五百七十顆。

檢方調查,二名主嫌自行或委託共犯,攜帶鸚鵡蛋由台中機場搭乘國內線班機至馬祖或金門,再交由當地漁民以小船出海,於海上交付接應的中國船舶,以規避正規出口與動物檢疫程序。該走私集團自去年起至今年三月止,走私數量共四千五百一十二顆,更有單批達一千顆。

海巡署指出,楊、張兩人以每顆八千至一萬一千元代價,將琉璃金鋼鸚鵡及非洲灰鸚鵡等受保育類受精卵走私到大陸,對岸如孵化出幼鳥,再以超過十倍以上價格在市面上販售,有暴利可圖,才讓走私集團遊走兩岸。

連江地檢署說,連江查緝隊獲報後,先後於馬祖、金門查獲鸚鵡蛋,檢方再循線調查張姓、楊姓主嫌等多名被告銀行帳戶金流,及與大陸買家間通訊軟體的通聯記錄等,清查出已成功輸出至大陸的四千五百一十二顆鸚鵡受精卵,並以此起訴共十一名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