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台南隊 1至5月攔1251件逾6億

AI口罩ATM告警智慧應用試驗計畫,試辦後,成效卓著。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詐騙事件不斷。警察局統計,今年一至五月,台南市受理詐欺案件達六千四百餘件,財損超過二十七億元,前三大類型為假投資、網購詐欺、解除分期付款,其中以假投資案最為嚴重,占案件數近三成,卻造成近七成的財損,成為詐騙金額第一來源。

市府成立「打詐台南隊」,今年至五月,警銀聯防共攔阻一二五一件,金額超過六億元;另與地檢署合作建置「可疑帳戶預警中心」,兩年多來,凍結金額超過五千一百萬元。

另,配合警政署政策,市府自今年三月中旬起,針對二十七支涉詐門號進行阻斷,對一六0組LINE、一五三組META詐騙社群帳號予以停權,並移除超過四百則詐騙訊息,透過公私協力及導入智慧科技,成功阻詐。

為杜絕「地面師」詐騙案件,在不動產阻詐方面,地政局與檢警成立聯繫平台,今年二月至六月底,成功攔阻八件可疑案件,保住超過七千萬元資產。另由市長黃偉哲發想的「AI口罩ATM告警智慧應用」試驗計畫,五月起在四處金融機構試辦,希望攔阻車手提領,根據統計,五月試辦地點發生二十一件車手提領案、損失金額約一一0萬元,六月則降為零,顯示該技術具攔阻詐騙效果。

警察局也成立「數位鑑識實驗室」,成為南部首個取得國際標準的數位鑑識單位,確保數位證物具備證據能力,警局也加強員警虛擬貨幣與科技偵查專業訓練,提升查緝效率。統計顯示,今年至五月,台南共破獲詐欺案件一一五件,查獲犯嫌一一三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六十三件、六六一人。警局八日在市政會議進行專案報告,副市長趙卿惠強調,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已嚴重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除強化宣導,更應加強檢、警、民合作,靈活打擊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