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衰竭、短腸症新藥 8月起給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署八日宣布,將兒童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口服液劑、食藥署首個核准可治療兒童短腸症新藥等2項新藥納入給付,預計8月起上路,受惠158人,挹注年藥費逾新台幣6000萬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明,藥品共同擬訂會議在6月19日通過2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分別為「兒童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後左心室功能鳥不全、第1型糖尿病腎病變」含captopril成分內服液劑藥品,及兒童短腸症含teduglutide成分藥品。

黃育文表示,目前健保已收載的兒童心血管用藥僅有錠劑,但因為兒童是特殊族群,醫院臨床須將錠劑磨粉後,提供孩子使用,以免小朋友難以吞藥,但藥品磨粉與空氣水分接觸,可能會影響藥物安定性,這次新增給付的藥品是飲劑,口服液體藥劑可增加服藥順從性與精準調整劑量。

她指出,這次健保新增納入給付的兒童短腸症新藥,是唯一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人類類升糖素胜肽(GLP-2)類似物。兒童短腸症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小腸長度偏短,小於同齡正常小腸長度的1∕4,並合併腸道衰竭,導致無法經由腸道營養吸收維持應有發育與營養。

以往這些營養吸收不好的孩子,健保給付治療為全靜脈營養輸液(TPN)與小腸移植;如今將這款皮下注射新藥納入給付,有助刺激腸道細胞增生,增加營養吸收,不僅可以減少營養輸注頻率,若孩子腸道表面積大幅增加,甚至可能脫離營養輸注。

黃育文說,新制最快8月1日起生效,新納入健保給付的兒童心血管用藥,預估嘉惠約148人,挹注年藥費約711萬元,以最常使用族群12歲以下心臟衰竭兒童為例,每人每年約節省8.8萬元;兒童短腸症新藥給付,預估嘉惠約10人,挹注年藥費約5440萬元,每人每年約節省5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