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竹籠茨不敵颱風重創 匠師無力修復

草茨工藝匠師李養搭建的「竹籠茨」,不敵丹娜絲強陣風塌陷。(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草茨工藝匠師李養在安南區十二佃路老家搭建「竹籠茨」,去年不敵兩次風災,左側廂房的牆壁歪斜、屋簷塌陷,李養添購竹子打算修復,但丹娜絲颱風毫不留情颳起強陣風,竹籠茨主幹斷裂倒塌,如此慘狀根本無法修復。

早年曾文溪經常氾濫成災,庄民為躲避水患,發展出竹籠茨建築工法,以便扛茨遷村避水患,為台江地區發展重要歷程。出身安南區溪南寮的李養,十歲開始跟隨父親李布學習搭竹籠茨,過去台江一帶有八、九成的竹籠茨皆由李家工班所建,李養更是目前極少數還能依古法建造竹籠茨的藝師。

草茨工藝匠師李養在安南區十二佃路老家搭建的「竹籠茨(風災前)」。(記者陳治交攝)

李養在安南區十二佃路老家搭建竹籠茨,「茨」不是閩南語的「厝」,竹管立為梁柱、茅草覆為屋頂,興建時不靠釘子和鐵絲,細膩的建築工法、嚴謹的尺寸要求,充滿智慧的在地素材利用,連現代建築師都深感敬佩。

竹籠茨去年不敵兩次風災傾倒,左側廂房的牆壁歪斜、屋簷塌陷。李養蒐集竹枝建材,拆卸更換即可復原,因筋骨傷痛無法動身修復,如今遇上丹娜絲颱風,竹籠茨主幹斷裂倒塌,根本無法修復。

另外,溪南寮興安宮曾舉辦「扛茨走溪流」活動,保留兩棟竹籠茨,兩棟都是李養指導下搭建完成,其中一棟不敵強陣風傾斜坍塌,另一棟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