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侵襲台南,強風驟雨造成多處文化資產設施受損,部分文資更是重創。為即時掌握災情並迅速啟動應變作業,文資處第一時間展開災後訪視工作,至目前已確認四十九處災損地點,另有國定古蹟受損,目前啟動機制,展開全面勘查復原。
文資處說,四十九處災損地點,包括市定古蹟三十二處、歷史建築十七處。經初步彙整,其中西華堂、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原台南武德殿、原台南山林事務所、善化慶安宮等十五處文化資產,疑有圍牆倒塌、屋瓦與門窗破損導致滲水、基座下陷等情形,仍須進一步實地勘查以釐清損壞程度,目前文資處已逐案安排現勘作業,積極掌握實況,後續將依現勘結果訂定處置原則與修復方式。
其中市定古蹟的鹽水八角樓,二樓木門窗因強風吹入,導致固定的結構體受損,如柱子傾斜等,將邀集文資委員前往會勘 ;歷史建物的北門洗滌鹽工廠包括建物、門窗等多處受損。而台南孔廟也提報通天筒蓋子從高空墜下破掉(通天筒典故,相傳始於宋代朱熹在福建同安講學時,有感孔子學說博大精深,乃在孔廟屋脊樹立筒狀物,表彰孔子思想通天大德,台南孔廟在大成殿屋脊上樹立兩支),另外國定古蹟南鯤鯓代天府也提報廟宇上方剪黏受損。
文資處表示,待全面完成現勘與損壞評估後,將彙整各案災後復建工程所需經費,協助提報修繕補助計畫及修復方案,除向災防辦申請災害準備金,也將向文資局申請中央經費,文化局期盼能在最短時間內協助各受損文資重現原有風貌,確保古蹟、歷史建築與在地文化持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