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11歲張姓少年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症狀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動力與開朗笑容。
門諾醫院表示,妥瑞氏症是一種好發於兒童的神經系統疾病,約9成病童在10歲前發病,男孩比例高於女孩。症狀包括頻繁的眨眼、聳肩、搖頭、清喉嚨、發出怪聲等動作或聲音,對患者的生活、學習與社交皆造成極大困擾;也往往因為他人的誤解與排擠,讓病童感到自卑與壓力。
楊成湛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妥瑞氏症屬於像「驚風」或「肝風內動」這類因腦部神經不穩定所引發的狀況。《黃帝內經》指出:「所有風的症狀,多與肝有關。」中醫認為妥瑞氏症是「肝風」擾動所引起的腦部疾病。
楊成湛強調,針灸可刺激大腦特定穴位,如百會、上星、四神聰、神庭、頭維等頭皮穴,不僅能改善抽動頻率、降低焦躁與衝動行為,也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與情緒穩定。許多家長對於孩童頭部針灸有所疑慮,實際上頭皮針的位置僅在頭皮表層,且頭蓋骨保護腦部,針感相對溫和,是安全又適合兒童的治療方式。
楊成湛提醒,妥瑞症兒童應避免油炸、甜食、巧克力、含糖飲料與人工色素食物等刺激性食物,並少食辛辣與燥熱食物;規律且適量的運動,有助於抒發體內壓力,促進氣血運行;充足的睡眠則可修復大腦細胞、穩定神經系統。3者相輔相成,有助提升整體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