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由文化局文資處列冊追蹤的左鎮竹工藝師李天生,正在白河打造柱仔腳厝,這是古早建造民宅的工法之一,與竹籠茨有別。李天生指出,此次風災看到安南的竹籠茨倒塌,文資保存再一次被無情天災收買,期自己能多協助文資保存工作。
日前丹娜絲颱風將草茨工藝匠師李養在安南區十二佃路老家搭建「竹籠茨」吹倒了,所幸李養有指導兩座竹籠茨,另一棟保存完好。同時對建造竹籠茨有好手藝的左鎮李天生,看到安南區的竹籠茨倒了,很是惋惜,直覺得如此傳統的竹籠茨又少一座了。

李天生指出,古早蓋房子除了竹籠茨外,還有柱仔腳厝,目前他也指導有興趣的建築師在白河起造柱仔腳厝,並記錄下影片,希望傳統工藝透過影像資料可以保存下來,而他年紀已大,對於建造竹籠茨仍有很大興趣,因此去年就在左鎮新建一座竹籠茨,另外左鎮及外地,也有他所建的竹籠茨,雖有的已有數十年,仍然保存完好。
李天生認為,竹籠茨冬暖夏涼,住起來舒服,只是手藝傳承後繼難有人,這也可能讓此建造的手藝失傳,今年左鎮積極要留住竹工藝,希望找出在地年輕人才參與,讓竹藝得以傳承,更期盼能組出一支打造竹籠茨的團隊,為這土地多留下一些傳統的又是綠色的竹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