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面對臺灣人口減少、城鄉發展落差及高齡化等挑戰,國家發展委員會自2019年起推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期望透過地方特色產業振興,吸引青年返鄉就業,帶動地方整體發展。農業部農糧署亦積極配合,致力於提升農糧產業競爭力,強化地方特色DNA的連結,整合產業資源,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以苗栗為例,苑裡鎮素有「苗栗穀倉」美譽,擁有近三百年歷史的藺草編織產業,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象徵。為推動地方創生,農糧署透過計畫支持苑裡鎮農會,活化農民直銷站後方閒置空間,打造為多功能複合式食農教育園區,提供青年返鄉就業與創業的實踐場域。同時,結合鄰近的藺草文化館、彩繪稻田、愛情果園等觀光資源,成功整合農業生產、文化體驗與觀光產業,讓苑裡鎮每年吸引超過10萬名遊客到訪,顯著提升地方經濟效益。
位於大屯山腳下的三芝區,擁有獨特的梯田地景與深厚農耕文化。為活化地方資源,三芝區農會導入地方創生理念,將老穀倉改造為「三芝故事館」,成為結合農業、藝術與客家文化的展示平台。故事館透過梯田產業故事與農民生活軌跡的呈現,喚起在地記憶與文化認同,並串聯「農藝學堂」、「二號倉庫咖啡館」與「農民直銷站」,建構一站式食農體驗空間。館區每年吸引逾萬名遊客到訪,帶動約300萬元經濟效益。未來將持續以故事館為核心,推動跨域展演與導覽,打造山海共生的文化創生基地。
地方創生是一項長期且需要各方共同投入的工作,未來,農糧署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攜手地方社會、農民與青年,打造經濟、社會與環境共融共好的發展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