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每到夏季午後,雷陣雨總是說來就來,伴隨悶熱、潮濕與突變的高溫,讓人難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博士在社群平台貼文表示,這樣的天氣不只是讓人不舒服,更可能帶來熱傷害、呼吸道疾病、心理壓力甚至登革熱威脅!
黃軒醫師說明:
一、高溫+高濕:熱傷害與心血管危機悄然來襲,當氣溫飆升、濕度高,汗水難以蒸發,身體無法有效散熱,熱衰竭、中暑等風險大增。特別是老人、幼童、慢性病患及戶外工作者更是高危族群。根據WHO統計,2000至2019年全球約有49萬人死於高溫影響,亞洲占了45%。
此外,劇烈的室內外溫差會造成血管收縮與擴張不平衡,可能引發心悸、頭暈、中風或心肌梗塞。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者要特別注意。
黃醫師提出預防建議:包括:一、穿輕便透氣衣物,避免烈日曝曬;多喝水,別等口渴才補充;減少正午至午後高溫時段外出。
二、雷雨攪局:呼吸道與心理健康的隱形威脅,雷陣雨會讓空氣中花粉與黴菌孢子破裂為微粒,進入肺部,誘發「雷暴哮喘」與過敏反應。過敏患者應關好門窗、使用除濕機與空氣清淨機,並提前服藥因應。
此外,雷聲與氣壓變化也可能引起焦慮、失眠與情緒波動,對原本就有心理疾病或心臟病的人,更是一大壓力。
三、潮濕積水:登革熱的孳生溫床,高溫加上反覆午後雷陣雨,是病媒蚊最愛的生長環境。氣溫25~33度且降雨頻繁,將大幅提高登革熱疫情爆發風險。黃軒強調防蚊三要訣:「巡、倒、清」——巡查積水容器、倒掉積水、清除孳生源。
四、自我防護三招,做夏日健康戰士!
1.「涼」身打扮:穿淺色、排汗衣物,做好防曬,避開中午烈日。
2.「補」水守則:每天至少2000毫升白開水,多吃蔬果,補足電解質。
3.「高」警戒雷電:避免靠近大樹、水面及金屬物品,雷雨時勿淋浴,室內拔掉電器插頭,注意自身症狀變化。
黃軒醫師提醒,雷陣雨不只是一場天氣變化,更可能是健康警訊!學會正確防禦策略,不只降溫,更能守護你的心肺與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