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刑事警察局於十九日公布民國一一四年第二季高風險業者通報排名,其中「WeChat」以八十二件居首,其次為「營養師輕食」、「愛的蔓延情趣用品」、「伊甸基金會」及「Merry Meet」。分析顯示,詐騙集團駭入業者資料庫竊取個資後,假冒客服以「誤設分期付款」、「取消微信支付」等話術聯繫民眾,再佯裝銀行人員誘導操作ATM、網銀匯款或購買虛擬貨幣,藉「解除設定」之名行詐。
刑事局表示,針對每周被害件數逾五件的疑似個資外洩業者,已定期發函通知,並提供防詐自評表,建議業者在官網顯著處加註反詐警語、標明客服專線與時間(延長至二十二時),並發送反詐簡訊或mail。同時,透過一六五全民防騙網、臉書粉絲專頁及警政服務APP,定期公布高風險業者,提醒民眾警惕,並由專責單位追查可疑犯嫌。
值得注意的是,拍賣平台詐騙手法出現轉型,從「假買家騙賣家」變為「假賣家騙買家」。歹徒在 Threads 等社群張貼演唱會門票等熱門商品售賣資訊,誘民眾聯繫後,謊稱透過「7-11 賣貨便」交易,要求先匯五百元訂金,並傳送仿冒網站;民眾填入資料後,網站顯示「未完成實名認證」等,歹徒再假冒業者與銀行客服,引導操作網銀匯款騙取財物。
刑事局呼籲,民眾若接獲提及「解除分期付款」「重複扣款」等字眼的來電,應立即掛斷,可撥打一六五反詐專線或查詢打詐儀錶板確認,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