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擬設假日分流據點轉診輕症 專家肯定方向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預計最快10月將試辦假日急症中心方案,在急診壅塞大醫院附近設立分流據點,轉診輕症患者。醫管專家說,肯定政策方向與積極作法,也盼配套周全。

健保署23日表示,為避免過年連假後急診壅塞重演,強化醫療分流,將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試辦方案,預計在急診壅塞大醫院附近尋找合適小醫院、診所,甚至參考日本以醫師公會全聯會會址,作為假日急症中心據點。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近年來各大醫院急診室假日壅塞問題日益嚴重,已對第一線醫護造成極大壓力,也影響病人就醫安全與醫療體驗,樂見健保署以此政策,針對檢傷第4、5級輕症患者進行適當分流。

洪子仁說,支持設點模式多元,但實務操作須審慎評估。假日急症中心選址於醫學中心周邊基層診所,或醫師公會會址,確實具備場域使用彈性、鄰近便利等優點,但在可行性上面臨診所硬體與服務量能待補強、醫學中心醫師支援恐造成原院區排班壓力,及責任風險與醫療界限須清楚界定等問題。

在誘因設計上,洪子仁認為,也應兼顧民眾與醫護端,其中費用差異具吸引力:目前輕症民眾至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約750元,加上急診掛號費接近1000元,若至假日急症中心,掛號費加部分負擔只要一半左右費用,透過費用差異將有機會引導民眾適切就醫。

洪子仁表示,獨立場域也可降低與重症病患共處風險,改善就醫體驗;另,也建議整合手機App或健保快易通功能,提供即時轉診建議、看診地點與候診時間等資訊。

針對人力穩定關鍵,洪子仁指出,在於給付與制度設計,因此建議採「時段包裹式與就診人次加成」混合模式,兼顧風險承擔與服務量誘因;醫師人力可結合公會協調機制,盤點在地診所醫師、退休醫師或具急診經驗的非醫學中心人力,減輕大型醫院壓力。

洪子仁也建議,此政策採階段性試辦、滾動式檢討,並建立成效指標,如急診病患分流比例、假日平均候診時間、病患滿意度等,定期召集醫界與在地基層代表座談,滾動檢討給付制度與執行狀況,確保政策可行性與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