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68歲婦女因為很喘送急診,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檢測為BRCA基因突變,使用PARP抑制劑,而後又檢測出HRD陽性,又再使用PARP抑制劑加上血管新生抑制劑,截至目前為止,一年皆無復發,且腫瘤指數也從3位數顯著降低至個位數。
健保治療接軌國際再進化,PARP抑制劑自6月起健保擴大給付卵巢癌、乳癌及攝護腺癌,落實「基因檢測—精準用藥」的抗癌政策。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PARP抑制劑的出現對BRCA基因突變、HRD陽性的癌友帶來重大的幫助。過去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曾推行BRCA與HRD基因檢測的補助。
健保給付的擴大,可說是全面性的完善精準照護系統,不僅結合先前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補助外,更將使每一個癌友都能用上合適的治療。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鄭雅敏也表示,卵巢癌因無常規篩檢方式,高達半數的患者初次診斷時已為晚期,又被稱為「沉默的女性殺手」。
晚期卵巢癌依照基因型別可分為HRD陽性及陰性,其中,HRD陽性者相比陰性或未知型別者,術後的復發率高2.5倍。鄭雅敏表示,為降低卵巢癌的反覆復發,HRD陽性者建議術後可搭配PARP抑制劑合併療法,做為維持性治療。
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張正昌表示,大型臨床研究指出,卵巢癌HRD陽性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合併抗血管新生抑制劑,對比單用抗血管新生抑制劑,5年存活率增3成,近7成患者存活超過5年。
除了卵巢癌,乳癌也長年威脅女性健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也指出,根據大型臨床研究指出,BRCA基因突變/HER2陰性的早期乳癌患者,若於術後搭配PARP抑制劑,有助降低4成侵襲性復發風險,及4成遠端轉移復發風險,且高達近9成患者3年內未有腫瘤復發,為患者帶來顯著臨床效益。
對攝護腺癌而言,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今年新診斷人數超過8000人,約有3成患者診斷時已為晚期,5年相對存活率較早期明顯驟降逾60%。國內外治療指引皆指出新型荷爾蒙與PARP抑制劑併用,應作為BRCA突變基因患者發生去勢抗性後的一線治療選擇。